文|本刊记者 严学锋
8年来,央企建设规范董事会在破除一把手体制、科学决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,成绩有目共睹。在规范基础上央企董事会如何立足长远,进一步提升决策、运行效率,如何选聘、培育出世界级企业家,如何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、垂范社会,惹人关注。对此,本刊记者与北京利记sbobet联合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安林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剧锦文两位专家,进行了交流。
《董事会》:央企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,很重要的进展是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,约束了一把手“一言堂”的现象,实现了两权分离,推动了董事会科学决策等职能的发挥。从发展的角度看,还有哪些方面需要不断去完善?
安林:最重要成果的是决策权和执行权基本分开了,这带来了很多好处。原来央企基本是内部人控制。现在外部董事过半,再强势、厉害的人也只有一票,不再是一言堂了。决策水平提高了,完善了风险控制,带动了公司治理文化建设。作用还是明显的。
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看,比较突出的是董事会任、免、决定经理层薪酬的权利没到位,而按照公司法是应该有的。现在有的央企,总经理不买董事长的账。极端的个案是,有一个企业的董事长要去国资委汇报工作,他竟然还要去向总经理问情况、要材料。因为平时总经理从不主动与其沟通交流。总经理是法定代表人时更牛,董事长讲的话他完全不听。要是董事会权利到位,总经理敢这样?谁任免我我对谁负责嘛。董事会这种权利到位的话可以树立董事会威信,理顺委托代理关系。
剧锦文:要说改革的难点,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难以处理好,两者都由国资委甚或中组部任命,两者的矛盾通常会大于合作,尤其是这些企业都是从经理负责制改制而来,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并没有形成截然分明的界限。此外,国资委与公司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,2003年国资委成立,即先有“媳妇”后有“婆婆”,加之一些央企有很高的行政级别,甚至某些央企最高领导人是中央委员,国资委管控这些企业的难度可想而知。
《董事会》:作为领军人物,合格的央企董事长职责重大而选聘不易,民主决策如何与董事长“权威”进行有效的平衡?
安林:董事会制度下的董事长有个人权威是必要的,但他的个人威信需在法制、公司治理有效制衡下,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受严格制约的。现在建设规范董事会企业对一把手的制约效果很好,原来的董事长是没有制衡的一把手。央企要有一把手,任何组织没有一个头不行,但这个一把手不是那个一把手。有个央企,原来是总裁负责制,后来搞董事会试点,原总裁当董事长,原副总裁做总裁,说我就要原来的总裁的那种感觉,我说你别讲这种话,你还就没有那种权威,因为原来是企业制下的总裁负责制,现在你是公司董事会制下的总裁(执行日常经营事务)负责制。
《董事会》:有种观点认为,国企难有企业家,更难出现世界级的企业家,对此您怎么看?
安林:我认同这个观点。关键的原因是什么,在于董事动力不足。
《董事会》:您是指激励不够吗?
安林:现在央企母公司高管年薪没多少,70至80万差不多了,调任政府官员是一种激励。
国企改革是向市场化方向走。国企像民企一样由董事会任免经理,这是市场行为,但不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了。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,自然就对应中国特色的董事会制度。党管干部和董事会选聘经理人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解决的话,董事会制度是不可能向理想方向走的。现在国企提名委员会的权利被超出股东大会的“权力”剥夺了,这个权力不是市场化的。按照OECD国企公司治理规则,最终的窗口是提名委员会,此后让董事会充分发挥作用。我建议,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总经理后,董事会表决,在这之前的酝酿期、政治审查一直到交给提名委员会,党组织发挥作用。这样,党组织的任何威信都没有损失。董事会可以否决人选,这是实体性的权利,否决的话你再去找人。
剧锦文:党管干部是国企作为特殊企业的一个特色,就目前情况而言,我们至多只能把国企分类,更具政治性的公司党要管理干部,更具竞争性的公司则让董事会通过市场选拔干部。从趋势上看,央企高管将逐步通过市场竞争产生,必将职业化,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。
《董事会》:央企董事会建设中,外部董事的选聘、作用的发挥似乎也还有空间。
安林:现在外部董事主要是央企系统的人,文化相近,不利于董事会多元、科学决策。央企缺乏外部董事,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选人的目光限于体制内,中国这么多企业,海外那么多华人,正大集团、和黄公司的人请了吗?不看《中国好声音》,谁能知道民间竟有那么多的好声音,让天王级的歌手刘欢、那英都叫好、争抢。所以,有很多人适合做外部董事。
外部董事目前的作用主要是重大决策,董事会的提名、考核、薪酬没有权限和空间。如果赋予董事充分的权利,良好的激励,特别是长期激励、董事责任险等,董事会的决策会不会做得更饱满一点?现在的董事会建设,效果更显得四平八稳。央企要保值增值,更重要的是增值,现在只能做到保值。
剧锦文:是的,因此要努力使外部董事能够及时、准确地获得公司完整的信息;构建外部董事与内部董事、外部董事与经理层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;授予外部董事在业绩考核和监督、薪酬确定、人事任免等方面真正的权利;强化外部董事的声誉约束机制。
《董事会》:央企董事会从规范到高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目前看,下一步关键性的突破哪里?
安林:还是我刚才说的董事会对经理层的任免、薪酬决定权到位问题。难到位,是因为其中牵涉利益。当然,国资委在推董事会建设,且其中“53家”的力度在加大,这势必传达一种信号;中组部也在研究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任免经理层相结合的道路。至于最终进展,这还要看有关各方改革的意愿强不强。
剧锦文:央企完善治理将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。国有股权一股独大是其独特的治理结构的根源所在。假如不能让更多的非国有股份进入这些企业,建立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和管理团队是比较难的。